超时不发货按照新消法怎么赔

超时不发货,消费者可以要求商家按照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要求商家承担违约责任,赔偿消费者因延迟发货所受到的实际损失。
根据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商家如果未按照约定时间发货,属于违约行为。消费者可以采取以下步骤维护自己的权益:
1. 协商解决:首先,消费者可以与商家协商,要求商家按照原约定发货或给予合理的延迟发货解释。
2. 书面催告:如果商家未在合理期限内发货,消费者可以书面形式催告商家发货,并保留好书面催告的证据。
3. 要求赔偿:如果商家仍然未发货,消费者可以要求商家赔偿因延迟发货所造成的损失。损失包括但不限于:
直接经济损失:如消费者因等待发货而错失的其他购买机会或服务。
间接经济损失:如因延迟发货而导致的额外费用,如快递费、存储费等。
精神损害赔偿:如果延迟发货给消费者造成了较大的精神困扰,消费者也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4. 投诉举报:消费者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或市场监管部门投诉,要求介入调解或查处。
5. 法律途径:如果协商和投诉均未解决问题,消费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商家承担违约责任。
在赔偿的具体金额上,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可以要求经营者赔偿损失,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损失:
商品价格:消费者购买商品的实际支付金额。
服务费用:消费者接受服务所支付的费用。
其他损失:消费者因商家违约所遭受的其他直接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