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种植木耳技术与管理

大棚种植木耳是一种高效、可控的栽培方式,能够满足黑木耳对生长环境的高要求。以下是大棚种植木耳的关键技术与管理要点:
1. 选树与砍树:选择适合黑木耳生长的树种至关重要。栓皮栎、麻栎等树种是种植黑木耳的理想选择。砍树时间通常在树木休眠期,即树叶枯黄到新叶萌发前。砍伐时要确保茬留低,与地面高出10~15厘米,利于老树蔸发技更新。
2. 大棚搭建与消毒:搭建大棚时,应选择通风良好、向阳、水源洁净、充足、周围污染源少的地块。大棚可用钢架结构或木结构搭建,跨度8~12m,长度依据栽培场地和栽培数量而定。立体吊袋大棚可用钢架结构,大棚顶部及四周应覆盖一层塑料膜,再盖上一层遮阳网,用于保温、保湿、遮阴和防止降雨过量。消毒时,使用10%浓度的火碱上清液对大棚内部地面、四周及棚上的塑料布进行喷雾消毒。
3. 挂袋:菌袋进棚后,使运输时袋料受伤的菌丝体重新愈合复壮。菌丝长满袋后,增加光照3~5天,以诱导木耳子实体形成。当料袋上出现棕色米粒状耳基时,进行表面消毒。将菌袋开口育耳,选小孔打眼出耳技术,购买小孔打眼机时要重视割口刀头质量。开孔后,将菌袋悬挂于耳架上,袋与袋间距10~15cm。
4. 中后期管理:中后期管理期间应形成一个干、湿交替式环境。原基形成到耳芽长出袋外需7天左右。干旱季节,菌袋上层部位,靠近棚四周外的菌袋内耳芽会干卷,这些部位要多喷水、勤喷水。低温时,挂袋下层、中间部位,积水会发生烂耳和杂菌污染等,应少喷水或不喷水。
5. 菌种选择:在东北地区,早春利用棚室立体吊袋栽培黑木耳,产品销售价格高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抢早上市,强调“早”字;二是产品品质优。因此,棚室立体吊袋栽培黑木耳的菌种一般选择中早熟品种,如牡耳1号、黑威15、牡2008-4、新世纪4号等品种。
6. 病害防治:大棚种植木耳过程中,要注意病害防治。常见的病害有炭疽病、褐腐病等。防治措施包括:合理通风、控制湿度、及时清除病袋、使用杀菌剂等。
总之,大棚种植木耳需要严格的技术与管理,从选树、砍树、搭建大棚、消毒、挂袋、中后期管理、菌种选择到病害防治,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只有掌握了这些技术要点,才能确保黑木耳的优质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