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什么时候建立的

柏林的历史悠久,其确切建立时间可以追溯到公元1237年。
柏林,这座位于德国心脏地带的历史名城,其建立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公元1237年。最初,柏林只是易北河东北的一片沼泽地,居住着斯拉夫人部落。在12世纪,日耳曼人驱逐了定居在此的斯拉夫人,并在施普雷河畔建立了两个村镇,分别命名为柏林(Berlin)和科恩(Clln)。
直到1237年,这两个村镇正式合并,并更名为柏林。此后,在阿斯坎尼家族的统治下,柏林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商业中心。14世纪,柏林加入了波罗的海和北欧的重要商业同盟——汉萨同盟,成为当时德国北部的一个重要港口城市。
1411年,来自德国西南地区的霍亨索伦家族的腓特烈出任边境总督(Markgraf),平定该地区的战乱,并成为勃兰登堡选帝侯。从1415年起,柏林成为勃兰登堡选帝侯的首府,开启了其政治中心的历史。1640年到1688年,腓特烈·威廉(大选帝侯)大幅强化中央集权,建立绝对君主制政体,使得柏林在文化和艺术上取得了繁荣,并赢得了“施普雷河畔的雅典”的美誉。
1701年,选帝侯腓特烈一世加冕为普鲁士国王,柏林成为普鲁士王国的首都。从18世纪的腓特烈·威廉一世和腓特烈大帝开始,柏林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然而,柏林的历史并非一帆风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柏林遭受了严重的破坏。战争结束后,德国被苏联、美国、英国和法国分区占领,分裂成东西两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在东德境内的柏林也面临着分裂,形成了著名的柏林墙。
1961年,东德政府为了阻止东德居民逃往西德,封锁了西柏林四周的边界,并建造了隔离设施——柏林墙。这一事件标志着冷战时代的顶峰,柏林墙的存在长达28年,直到1989年才倒塌。
总的来说,柏林的历史悠久,从公元1237年建立至今,经历了多次变迁和挑战。柏林的建立和发展,不仅见证了德国乃至欧洲的历史变迁,也成为了世界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