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和剩余价值产生的前提

30我与剑刃作舞时间:2024-07-06

资本和剩余价值的产生,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基于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质和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追求。

资本和剩余价值产生的前提,首先在于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质。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劳动力被定义为一种特殊商品,因为它不仅具有使用价值,还具有创造价值的能力。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即工资,仅等于维持劳动者及其家属生活所必需的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然而,劳动力在劳动过程中能够创造出超过其自身价值的价值,即剩余价值。这种剩余价值是资本家追求的利润源泉。

其次,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是资本和剩余价值产生的动力。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家购买劳动力商品,将其投入到生产过程中,通过延长劳动时间或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增加剩余价值。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本质,是不断扩大再生产规模,以获取更多的利润。

具体来说,资本和剩余价值产生的几个前提如下:

1.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生产资料归资本家所有,劳动者则成为出卖劳动力商品的自由人。这种生产关系为资本家和劳动者之间的剥削关系提供了基础。

2. 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质:劳动力商品具有创造价值的能力,这是资本家和剩余价值产生的前提。

3. 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追求:资本家通过延长劳动时间或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增加剩余价值,这是资本和剩余价值产生的动力。

4. 资本积累:资本家将剩余价值转化为新的资本,用于扩大再生产,进一步增加剩余价值。

总之,资本和剩余价值的产生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基于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质和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追求。这一过程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引发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和冲突。

注意:本站部分文字内容、图片由网友投稿,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63626085@qq.com

文章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