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清明粿用什么草

清明粿制作中常用的草是鼠曲草。
清明粿,作为一种传统的汉族小吃,尤其在江南地区广受欢迎,其特色之一就是使用特定的植物来制作。鼠曲草是制作清明粿时最常用的草类,它学名为“Gnaphalium affine”,属于菊科植物,因其叶形似鼠尾而得名。
鼠曲草在清明时节正值盛花期,此时采集的草最为新鲜。这种草含有丰富的纤维、维生素C、蛋白质等营养成分,不仅对人体有益,而且赋予清明粿独特的香味和颜色。以下是制作清明粿时使用鼠曲草的详细步骤:
1. 采集新鲜鼠曲草:在清明节前后,选择晴朗的天气,到田野或山间采集新鲜的鼠曲草。采集时要注意选择无污染、无病虫害的植物。
2. 清洗与晾晒:将采集的鼠曲草用清水洗净,去除杂质,然后晾晒至半干。晾晒过程中要避免阳光直射,以免草叶变色。
3. 研磨与调味:将晾晒好的鼠曲草与糯米粉混合,加入适量的水和盐,然后研磨成糊状。这一步需要耐心和技巧,确保鼠曲草的香味和颜色能够充分融入糊中。
4. 和面:将研磨好的糊状物与糯米粉和在一起,揉成面团。面团要软硬适中,便于包制。
5. 包制:将面团分成小剂子,取一个剂子擀成圆片,放入适量的馅料(如咸菜、豆腐干、肉末等),然后将另一片圆片覆盖在上面,捏紧边缘。
6. 煮制:将包好的清明粿放入沸水中煮熟,煮至粿皮透明,即可捞出食用。
鼠曲草不仅为清明粿增添了独特的风味,也使得这种传统小吃在清明节期间更具特色。当然,除了鼠曲草,也有一些地方会使用其他植物如艾草等来制作清明粿,但鼠曲草因其特有的香味和营养价值,仍然是制作清明粿的首选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