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有引力常量是什么时候测出来的

20梦比糖果*甜时间:2024-07-05

万有引力常量首次被测出是在1798年。

万有引力常量,通常用字母G表示,是物理学中描述两个质点之间万有引力大小的一个常数。这个常数的首次测量归功于英国科学家亨利·卡文迪许。1798年,卡文迪许通过设计了一个精巧的实验,即著名的“扭秤实验”,成功测量了这个常量。

卡文迪许的扭秤实验是一个创新的设计,它利用了两个铅球之间的万有引力来测量G的值。实验中,他将两个大铅球固定在一条细线的两端,形成一个微小的平衡状态。当将两个小铅球放置在两个大铅球附近时,小铅球会受到大铅球的引力作用,导致整个系统产生微小的扭转。通过测量这个扭转的角度和距离,卡文迪许能够计算出万有引力常量G的数值。

卡文迪许的测量结果为G=6.7×10^-11 N·m^2/kg^2,这一数值与现代实验测得的结果非常接近。这一实验不仅证明了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也为后续的物理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在此之前,虽然牛顿已经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但由于缺乏精确的G值,人们无法计算出两个物体之间实际的引力大小。卡文迪许的实验填补了这一空白,使得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更加准确和广泛。

注意:本站部分文字内容、图片由网友投稿,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63626085@qq.com

文章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