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初压复压终压温度要求

沥青路面施工中,初压、复压和终压的温度要求各有不同,通常初压温度应略高于正常施工温度,复压温度应与正常施工温度相同,终压温度应略低于正常施工温度。
在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温度是影响施工质量和路面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合理的温度控制可以保证沥青混合料的粘结性、流动性以及混合料的压实度,从而提高路面的使用寿命和耐久性。以下是沥青路面施工中初压、复压和终压的温度要求及其原因:
1. 初压温度:
初压是指在沥青混合料摊铺后,使用压路机进行的第一次压实。初压温度应略高于正常施工温度,一般在130℃至150℃之间。这样做的原因是,初压时混合料的粘结性较差,需要较高的温度来保证压路机能够顺利压实混合料,避免出现压实不均匀的情况。
2. 复压温度:
复压是指在初压后,使用压路机进行的第二次压实。复压温度应与正常施工温度相同,一般在120℃至140℃之间。此时,沥青混合料的粘结性逐渐增强,压路机的压实效果较好。复压的目的是进一步提高混合料的密实度和稳定性,使路面结构更加坚固。
3. 终压温度:
终压是指在复压后,使用压路机进行的最后一次压实。终压温度应略低于正常施工温度,一般在100℃至120℃之间。此时,沥青混合料的粘结性较强,压路机对路面的压实效果较好。终压的目的是消除路面表面的不平整,提高路面的平整度和美观度。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结合当地气候条件、沥青混合料类型、施工机械设备等因素,对温度进行合理调整。同时,施工人员应密切关注温度变化,确保施工质量。
此外,以下是一些关于沥青路面施工温度控制的建议:
在施工前,应对沥青混合料进行充分加热,确保混合料达到施工温度要求。
在摊铺过程中,应保持摊铺速度与压路机速度的匹配,避免混合料过快冷却。
施工过程中,应使用温度检测仪器实时监测路面温度,确保温度符合要求。
在施工结束后,应及时对路面进行养护,防止温度过低导致路面裂缝。
总之,沥青路面施工中初压、复压和终压的温度要求对施工质量至关重要。合理控制温度,可以确保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和耐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