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布达拉宫是什么教派

布达拉宫是藏传佛教的圣地,尤其与格鲁派(黄教)有着密切的联系。
布达拉宫,这座坐落在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区西北玛布日山上的宏伟建筑,不仅是西藏的政治、宗教中心,更是藏传佛教的重要圣地。关于布达拉宫的建造,有两种主要说法:一说是为了吐蕃王朝赞普松赞干布迎娶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而建;另一说则是作为松赞干布迁都拉萨后的王宫而建。
布达拉宫的主体建筑分为白宫和红宫两部分,其建筑风格具有浓厚的藏式特色。整座宫殿外观13层,实际只有9层,其建造巧妙地将建筑与山体融为一体,显得气势雄伟。布达拉宫不仅海拔高达3700米,占地总面积达36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也达到了13万平方米,其中主楼高达117米。
在宗教意义上,布达拉宫与格鲁派(黄教)有着深厚的渊源。格鲁派是藏传佛教中的一个重要教派,由宗喀巴大师创立,15世纪初兴起于西藏。布达拉宫内供奉着许多格鲁派的重要佛像和宗教文物,如松赞干布像、文成公主像等,以及大量的壁画和雕塑,这些都反映了格鲁派的宗教信仰和哲学思想。
布达拉宫的壁画、木雕以及建筑过程中使用的金属冶炼技术均享誉世界,体现了藏族以及汉、蒙、满等各族工匠的高超技艺。1961年,布达拉宫被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2022年入选AAAAA级景区品牌影响力100强榜单。
值得一提的是,布达拉宫在2023年11月1日至2024年3月15日期间实行免费预定、免费参观,并采取错峰、限流、预约制,以便更好地保护和参观这一世界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