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抵税额和免抵退税额有什么区别呢

免抵税额和免抵退税额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所代表的税收处理方式和计算基础的不同。
免抵税额和免抵退税额是增值税出口退税政策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在税收处理上有着明显的区别。
首先,免抵税额是指出口企业出口自产货物或视同出口货物所应享受的税收优惠。具体来说,免抵税额是出口企业出口货物所耗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动力等所含应予退还的进项税额,这部分税额可以用来抵顶企业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如果免抵税额大于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那么超出的部分将不再退税,而是由企业自行承担。免抵税额的核心是抵顶内销税额,不涉及退税。
而免抵退税额则是指出口企业实际应退还的税额。当企业出口自产货物所应抵顶的进项税额超过了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时,超出部分即为免抵退税额,这部分金额将作为退税处理。简而言之,免抵退税额是在免抵税额的基础上,对于超出部分进行的退税。
具体操作中,免抵退税额的计算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步骤:
1. 确定出口货物的退税率,这通常是出口货物的适用税率。
2. 计算出口货物的免抵退税额,即出口货物销售额乘以退税率。
3. 比较免抵退税额与免抵税额,如果免抵退税额大于免抵税额,则计算出的差额即为应退税额;如果免抵退税额小于或等于免抵税额,则无需退税。
总之,免抵税额和免抵退税额的区别在于,免抵税额是用于抵顶内销税额的,而免抵退税额则是超出部分的实际退税金额。这两者共同构成了出口退税政策中对于出口企业税收优惠的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