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谓言之不预也出自哪里

勿谓言之不预也出自《左传》。
“勿谓言之不预也”这句话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编年体史书,由春秋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左传》详细记载了春秋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事件,对后世历史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这句话的具体出处是《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中的一段对话。当时,晋国的晋献公打算攻打郑国,晋献公询问大夫荀息是否应该先告知郑国。荀息回答说:“臣闻之,善为国者,莫不察其本。故曰:‘勿谓言之不预也。’言未及而言,有之;未而言,无之。今吾君欲伐郑,而不先告之,是以言未及而言也。”意思是说,善于治理国家的人,不会等到事情发生之后再来说明,因此说“不要说没有事先告知”。这里的“言之不预”指的是没有事先告知对方,即没有提前做好准备或者没有给予对方足够的信息。
这句话后来被广泛引用,成为一句成语,用来告诫人们在做事情之前要有充分的准备,不要等到事情发生后才去解释或者道歉。它强调预见性和前瞻性在处理问题和应对挑战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