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的保存期限

15℡-小格调﹌时间:2024-07-04

劳动合同的保存期限一般为自劳动合同终止之日起至少15年。

劳动合同作为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劳动关系的法律凭证,对于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劳动合同的保存期限有明确的规定。

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保存劳动合同文本,保存期限为劳动合同终止之日起至少15年。这意味着,无论劳动合同是否解除,用人单位都应至少保存15年的劳动合同文本。

具体来说,以下是一些关于劳动合同保存期限的详细说明:

1. 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用人单位应在15年内保留劳动合同文本。这包括劳动合同的签订、续订、变更、解除或终止等各个环节。

2. 在保存期限内,用人单位应确保劳动合同文本的完整性和可读性。如果劳动合同文本因损坏、丢失等原因无法阅读,用人单位应采取措施恢复或复制。

3. 保存劳动合同文本的方式可以是电子文档、纸质文档或两者结合。但无论采用何种方式,都必须保证劳动合同文本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4. 劳动者有权在劳动合同保存期限内查阅、复制自己的劳动合同文本。用人单位应予以配合。

5. 在劳动合同保存期限内,如果用人单位因合并、分立、转让、破产等原因发生变化,劳动合同文本的保存责任应由承继单位承担。

6. 如果用人单位未按规定保存劳动合同文本,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要求用人单位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总之,劳动合同的保存期限为自劳动合同终止之日起至少15年。用人单位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妥善保存劳动合同文本,以保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同时,劳动者也应关注自己的劳动合同保存情况,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注意:本站部分文字内容、图片由网友投稿,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63626085@qq.com

文章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