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艘万吨轮哪里建造

中国第一艘万吨轮的建造地经历了从国外到国内的转移过程。
中国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货轮的建造经历了从国外引进技术到自主设计、自主建造的演变过程。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的江南造船所就曾为美商制造了4艘万吨轮,其中第一艘“官府号”于1920年下水,标志着中国造船业的初步尝试。
然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万吨级远洋货轮“跃进号”的建造则是在国内进行的。1958年,大连造船厂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开工建造了这艘万吨级远洋货轮。跃进号采用了当时最新的技术装备,载货量达到13400吨,满载时吃水深度9.7米、每小时18.5海里,马力13000匹,能够续航12000海里。这艘船的建成下水,标志着中国船舶工业水平的飞跃,也体现了中国自力更生的精神。
在跃进号之后,中国第一艘完全自主设计、自主建造的万吨级远洋货轮是“东风号”。东风号由江南造船厂制造,1965年交付使用。该船总长161.4米,船宽20.2米,深12.4米,载重量1.3488万吨,排水量1.7182万吨。东风号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船舶设计、制造水平以及船舶配套生产能力,为我国大批量建造万吨以上大型船舶奠定了基础。
此后,中国造船业不断发展,万吨级货轮的建造技术逐渐成熟,如“芝罘岛”号等万吨级海洋救助打捞船的建造,都展示了中国造船业的实力。这些船只的建造,不仅标志着中国造船业的崛起,也体现了中国在船舶设计、制造和配套能力方面的显著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