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水共腾现象在哪里产生

汽水共腾现象主要发生在锅炉蒸发表面。
汽水共腾现象是一种在锅炉运行过程中常见的现象,主要发生在锅炉的蒸发表面。这一现象的具体表现是,锅炉中的水和蒸汽在蒸发表面共同升起,形成大量的泡沫,并伴随着上下波动。这种现象在锅炉水位计内也会有所体现,表现为水位急剧波动,汽水界限难以分清。
汽水共腾的形成通常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1. 锅炉水质问题:如果锅炉水质不好,含有较多的悬浮物或溶解盐类,这些物质在加热过程中会在锅炉内形成水垢和泡沫,导致汽水共腾。
2. 给水温度和压力:当给水温度过高或压力过低时,水在进入锅炉后容易产生大量的泡沫。
3. 锅炉运行状态:锅炉在启动、停止或负荷变化时,由于内部压力和温度的波动,也容易引起汽水共腾。
在水位计内出现泡沫,汽水界限模糊,不仅影响操作人员的视线,还会导致过热蒸汽温度急剧下降。严重时,蒸汽管道内可能发生水冲击,造成蒸汽带水,降低蒸汽品质。此外,水垢的生成和蒸汽带水还可能引起过热器结垢,导致水击振动,进而损坏过热器,影响用汽设备的安全运行。
因此,锅炉操作人员需要密切关注锅炉运行状态,及时调整给水温度和压力,控制水质,以防止汽水共腾现象的发生。同时,定期对锅炉进行检查和维护,也是预防汽水共腾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