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军事发展

23醉魂愁梦相伴时间:2024-07-03

新中国的军事发展经历了从机械化到信息化、从陆战型到多维力量一体化的转变,不断提升国防实力。

1.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军事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立足点是国土实施积极防御,形成了以陆战型机械化半机械化军队为结构模式的人民战争。

2. 信息化战争形态的要求:随着新军事变革的推进,我军面临着结构性矛盾,信息化战争形态对我军力量结构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求:

信息火力配套:未来战场将经历火力信息战—信息火力战—信息战的演变过程。

多维力量一体:信息化战争的力量结构是空、地、海、天、电多维力量联合的作战体系。

战略机动力强:分兵把口部署兵力的机械化战争模式已不适应非接触、非线式作战环境。

3. 军事高技术发展:高新技术的加速发展和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使武器装备的作战效能发生了质的飞跃。C4 ISR系统将信息化作战平台与精确打击的智能化火力紧密结合。

4. 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中国特色军事变革适应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发展趋势,从我国国情军情出发,走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机械化促进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道路。

5. 国防军事发展的意义:强大的国防是国家、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正确处理国防建设与军事管理的关系、坚持党的领导和建立现代化革命军队是建设强大国防的根本保证。

6. 未来展望:随着科技领域的重大突破,中国的军事装备在陆军、空军、海军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如卫士火箭炮、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歼-20五代机、轰-6系列轰炸机、055大驱等。

注意:本站部分文字内容、图片由网友投稿,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63626085@qq.com

文章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