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行政区划啥意思

广西行政区划指的是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行政区域划分情况,包括该自治区下辖的各级政府管辖区域。
广西行政区划是指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行政区域划分的具体情况。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位于华南地区,是我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首府为南宁市。根据最新的行政区划数据,广西的全境总面积达到了23.76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的第三大自治区。
在行政层级上,广西行政区划分为省、市、县、乡四级。目前,广西下辖14个地级市,这些地级市又进一步划分为市辖区、县级市、县、自治县等不同类型的县级区划。具体到2021年9月的数据,广西共有41个市辖区、10个县级市、48个县、12个自治县,总计111个县级区划。
在乡级区划方面,广西共有133个街道、806个镇、253个乡、59个民族乡,合计1251个乡级区划。这些乡级区划是广西最基层的行政单位,负责管理和服务本地区的居民。
广西的行政区划体现了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少数民族自治区,广西在行政区划上特别注重少数民族地区的自治权利。自治区内的自治县和民族乡就是这一制度的体现,它们在行政、经济、文化等方面享有较大的自主权。
此外,广西的行政区划也反映了地理和历史的因素。广西地处西南边陲,与越南接壤,地理位置特殊,历史上的多次战争和民族迁徙都对其行政区划产生了影响。例如,广西的多个民族乡就是历史上民族迁徙和融合的结果。
总之,广西行政区划是广西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基础,对于理解广西的社会发展和民族关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了解广西的行政区划,我们可以更全面地认识这个地区的社会结构和民族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