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次贷危机,它是怎么形成的原因

次贷危机是指由于金融机构向信用程度较低的借款人提供高风险贷款,以及随后贷款证券化和衍生品交易导致的全球金融体系危机。
次贷危机,全称次级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危机,起源于2006年春季,并于2007年8月迅速蔓延至全球主要金融市场。以下是次贷危机形成的主要原因:
1. 次级贷款的普及:金融机构向收入不高、信用记录不佳的购房者提供高利率的次级抵押贷款,这些贷款通常具有更高的违约风险。
2. 贷款证券化:银行将这些高风险的次级贷款打包成证券并在市场上出售,使得风险被分散到更广泛的投资者中。
3. 监管缺失:当时的监管体系未能有效监控和限制这些高风险金融产品的发行和交易,导致市场过度膨胀。
4. 市场投机:投资者过度投机于这些复杂金融产品,期望从中获得高额收益。
5. 利率上升:美国联邦储备系统在2004年至2006年间连续加息,导致贷款成本上升,许多次级贷款借款人难以维持还款。
6. 房价泡沫破裂:房价的迅速上涨最终停止,并开始下跌,导致大量次级贷款借款人无法偿还贷款,房屋止赎率上升。
7. 金融机构的贪婪和风险忽视:金融机构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忽视了贷款质量和风险控制,过度依赖短期资金。
当房价下跌和利率上升导致大量次级贷款违约时,金融产品价值暴跌,金融机构遭受巨大损失,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2008年9月,美国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的破产成为这一危机的高潮,随后全球金融体系陷入严重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