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整点报时有什么规律

广播整点报时通常有明确的规律,包括提前提醒、倒数报时、固定报时声调和报时次数等。
广播整点报时是一种常见的广播节目形式,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规律:
1. 提前提醒:在整点前,广播电台会提前十秒左右开始提醒听众注意报时,通常是通过连续的嘟声或滴声来提示。
2. 倒数报时:在整点前,广播会倒数报时,每秒报一声,连续报五声,这五声通常是相同的,最后一声会稍高一些,以示整点的到来。
3. 固定报时声调:整点报时通常使用固定的声调,如嘟声、滴声或清脆的钟声,这些声调具有辨识度,便于听众识别。
4. 报时次数:整点时,广播会报出一声高音,代表整点。例如,如果报时是13点整,那么会有一声高音作为报时信号。报时的次数通常与当前的小时数相同,即多少点就报多少声。
5. 报时信号规定:根据《广播报时信号标准》,广播电台在整点报时的方式是:在每小时整点前报出五声低音,整点时报出一声高音,并以其高音起点作为整点。
6. 信号频率:不同电台可能会使用不同的信号频率进行报时,如14000KHz、18000KHz等,这些频率上的报时被认为是相当精准的。
7. 报时准确性:虽然广播电台发出的报时信号是从铯原子钟等高精度时间源提供的,但由于信号传输过程中的延迟和接收设备的影响,实际收听到的报时可能存在微小的误差。
总的来说,广播整点报时是一种结合了声音信号和时间信息的广播节目,它通过一系列的规律性动作来确保听众能够准确地获取时间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