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气候协定何时生效

巴黎气候协定于2016年11月4日正式生效。
巴黎气候协定(Paris Agreement)是在2015年12月12日由近200个国家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共同签署的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全球气候协议。该协定的目的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通过限制全球平均气温的上升,以减缓气候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根据协定规定,巴黎气候协定的生效需要两个条件:一是至少55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缔约方批准、接受、核准或加入该协定,二是这些缔约方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需占全球总排放量的至少55%。这一门槛被称为“两个55%”。
2016年4月22日,也就是世界地球日,175个国家正式签署了巴黎气候协定。随后,各国政府积极推动国内审批程序。2016年10月5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宣布,巴黎气候协定已经满足了生效所需的两个条件,并于同年11月4日正式生效。
协定的生效标志着全球各国开始按照协议规定制定和执行温室气体减排计划。巴黎气候协定的主要目标是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上升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并努力限制在1.5摄氏度以内。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协定要求各国根据自身国情制定并提交国家自主贡献(NDCs),这些贡献将指导各国如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协定的生效具有里程碑意义,因为它代表了全球范围内对于气候变化的共识和行动。尽管协定的实施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技术、资金、政策等多方面的障碍,但它的生效为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法律框架和行动指南。
在协定生效后,联合国气候大会组委会发布公报,强调这是人类历史上一个值得庆祝的日子,也是一个正视现实和面向未来的时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也在纽约联合国总部表示,这一时刻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历史性时刻,所有成员国都热烈欢迎这一时刻的到来。
总之,巴黎气候协定的生效是全球气候治理的重要转折点,它为全球各国提供了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平台,并开启了全球气候治理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