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经费指什么,如何控制

三公经费指的是因公出国(境)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这三项经费。控制三公经费是为了规范政府开支,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三公经费,即因公出国(境)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是政府财政拨款支出中的一部分,主要用于支持政府部门履行职责所需的必要开支。然而,由于这些费用的使用涉及公费旅游、公车消费、公款吃喝等不良行为,因此,控制三公经费的使用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控制三公经费,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 强化预算管理:政府要求各部门在编制预算时,严格按照实际需求合理确定三公经费预算,并确保预算的严肃性和约束力。
2. 严格审批程序:对于三公经费的支出,要求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严禁未经批准的支出。
3. 统一公开标准:制定统一的三公经费使用标准,包括出国(境)标准、公务接待标准、车辆购置及运行标准等,确保三公经费的使用透明。
4. 强化监督审计:加强三公经费的监督审计工作,对违规使用三公经费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
5. 推动改革:简化出国(境)审批流程,减少不必要的出国(境)活动;优化公务接待流程,压缩公务接待规模;推广新能源汽车,减少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用。
6. 强化责任追究:对于违规使用三公经费的领导干部,依法依规追究其责任。
通过以上措施,政府旨在规范三公经费的使用,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