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外收入的政府补助包括哪些

14偷吻侧脸时间:2024-07-04

营业外收入的政府补助包括政府对企业的无偿拨款、税收返还、财政贴息以及无偿给予非货币性资产等。

营业外收入,顾名思义,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业务之外所获得的收入。这类收入通常不具有经常性,且与企业的核心业务活动无直接关联。政府补助作为一种特殊的营业外收入,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有着重要的影响。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政府补助形式:

1. 政府对企业的无偿拨款:这是政府直接向企业提供的财政资金支持,通常用于支持企业的研发、技术创新、节能减排等方面。这种拨款不要求企业偿还,因此被视为一种非经常性的政府补助。

2. 税收返还:企业在缴纳税收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如税收优惠政策、税收减免等)而获得政府返还的部分税款。这部分返还的税款也计入营业外收入。

3. 财政贴息:当企业通过政府指定的金融机构贷款时,政府会提供一定的贴息优惠。这种贴息通常在贷款合同中明确规定,是企业获得的一种间接财政补助。

4. 无偿给予非货币性资产:政府可能会将一些非货币性资产无偿转让给企业,如土地使用权、矿产资源等。这些资产的取得无需企业支付对价,因此也构成营业外收入。

值得注意的是,政府补助的确认和计量应当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的规定,企业应当将收到的政府补助按照以下原则进行确认和计量:

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在相关费用或成本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在取得相关资产时,将其计入资产成本。

此外,政府补助的披露也是企业财务报告的重要内容。企业应当在财务报表附注中详细披露政府补助的种类、金额、用途、受益期限等信息,以便利益相关者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注意:本站部分文字内容、图片由网友投稿,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63626085@qq.com

文章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