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中学美术特长生如何培养的

在新课标下,中学美术特长生的培养应注重个性化发展,强化基础技能训练,拓展审美视野,同时融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新的教育课程标准指导下,中学美术特长生的培养应遵循以下原则和方法:
1. 个性化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特长生在艺术领域发挥自己的独特才能。教师应通过观察、交流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让学生在艺术探索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2. 强化基础技能训练:美术特长生的培养离不开扎实的基本功。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绘画、雕塑、设计等基本技能,通过系统化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3. 拓展审美视野: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博物馆等艺术场所,观看艺术展览和演出,让学生在多元化的艺术环境中开阔视野,增强审美感知。
4. 创新精神的培养:鼓励学生在艺术创作中敢于尝试,勇于创新。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开放性的课题,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发挥想象力,培养创新思维。
5. 实践能力的提升:组织学生参与艺术实践活动,如社区艺术墙绘、公益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6. 跨学科融合:鼓励学生将美术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如与历史、文学、科学等领域的知识相互渗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7. 评价体系的建立: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艺术技能,还要关注其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表现。
8. 家校合作:加强家校沟通,让家长了解学生的艺术学习情况,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家长可以参与学校组织的艺术活动,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家庭艺术氛围。
总之,新课标下中学美术特长生的培养应注重综合素质的提升,既要关注学生的艺术技能,又要关注其个性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培养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的美术特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