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粤东西北划分

21脸上有肉时间:2024-07-05

粤东西北是指广东省内除珠江三角洲地区外的其他地区,包括汕头、汕尾、潮州、揭阳、湛江、茂名、阳江、韶关、河源、梅州、清远、云浮等12个地级市及其代管的45个县(市)。

广东省,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经济总量长期位居全国各省之首。然而,在广东省内,区域经济发展却呈现出明显的非均衡性,特别是珠三角地区和非珠三角地区(粤东西北)之间的差距尤为显著。

珠三角地区,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惠州、江门、肇庆9个地级市,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区,也是广东省经济最发达、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的地区。珠三角地区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完善的交通网络、雄厚的产业基础和先进的技术水平,吸引了大量外资和人才,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体系,经济总量占全省的近80%。

相比之下,粤东西北地区,即广东省除珠三角外的其余地区,包括汕头、汕尾、潮州、揭阳、湛江、茂名、阳江、韶关、河源、梅州、清远、云浮等12个地级市及其代管的45个县(市),总面积占全省的70%,常住人口接近全省的50%,但经济总量仅占全省的不足20%。粤东西北地区工业化及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人口长期处于净流出状态,人均GDP和可支配收入水平普遍低于珠三角地区。

造成这种区域发展差距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政策优惠:改革开放初期,国家给予珠三角地区一系列优惠政策,促进了该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2. 地理位置优势:珠三角地区靠近港澳,便于接受国际资本和技术,发展外向型经济。

3. 资源缺乏:粤东西北地区自然资源相对匮乏,缺乏吸引投资的条件。

4. 交通不便:粤东西北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为了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广东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实施“振兴发展粤东西北地区”战略,推动珠三角与粤东西北一体化发展,加快粤东西北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区域竞争力。此外,广东省还通过金融支持、产业转移、人才交流等方式,促进粤东西北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总之,粤东西北地区的划分反映了广东省内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但同时也为广东省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通过不断努力,广东省有望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全省经济的均衡发展。

注意:本站部分文字内容、图片由网友投稿,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63626085@qq.com

文章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