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悖论什么时候出的

21明知是戏时间:2024-07-03

营业悖论首次出现的时间并没有一个确切的历史记录,因为“营业悖论”这个概念并不是一个特定的历史文献或著作的名称,而是一个经济学上的理论术语。因此,我们需要具体指明是哪篇论文、哪本书或哪个理论首次提出了“营业悖论”的概念。

“营业悖论”这个术语在经济学领域通常指的是企业在追求最大化利润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一种看似矛盾的现象。这种现象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但具体的提出时间可能需要根据具体的研究文献来确定。

如果指的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在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提到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这一概念,那么可以认为这是对营业悖论现象的早期描述。在凯恩斯的理论中,随着收入增加,人们消费的增量相对于收入增量会减少,这可能导致总需求不足,进而影响企业的营业状况。

然而,如果我们指的是“营业悖论”作为一个明确的经济学概念,那么它可能是在后来的研究中逐渐形成的。例如,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在1955年出版的《经济学》教科书中,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将之与凯恩斯的消费理论联系起来。

在萨缪尔森的书中,营业悖论被用来解释为什么在经济衰退期间,即使政府采取刺激措施,企业的营业状况也不一定能够得到改善。这种情况下,企业可能会发现,尽管有更多的需求,但由于消费者信心不足或者收入下降,他们并不愿意增加消费,从而导致企业无法实现预期的营业增长。

因此,可以说“营业悖论”作为一个经济学概念,最早可能出现在20世纪初的文献中,但作为一个明确的理论术语,它可能是在20世纪中叶随着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而形成的。具体到某个具体的出版物或理论家,需要根据具体的研究文献来确定。

注意:本站部分文字内容、图片由网友投稿,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63626085@qq.com

文章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