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如何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

党员干部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需从思想认识、能力建设、作风养成和制度保障四个方面入手,不断深化对群众路线的理解,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效能。
首先,党员干部要深化对群众路线的认识。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党员干部必须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通过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使党员干部在思想上真正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其次,加强能力建设是提升服务群众的关键。党员干部要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包括政策理论水平、业务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通过参加各类培训、学习先进经验,使党员干部具备较强的服务群众的能力,能够及时解决群众实际问题。
再者,党员干部要注重作风养成。作风建设是党的生命线,党员干部要坚决反对“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纠正不正之风。要深入基层,了解群众需求,关心群众疾苦,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正廉洁。同时,要发扬“钉钉子”精神,持之以恒抓落实,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最后,建立健全制度保障是提升服务群众的重要途径。要完善服务群众的工作机制,明确服务群众的职责分工,确保服务群众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同时,要建立健全考核评价体系,将服务群众工作纳入党员干部考核内容,激励党员干部用心用情用力服务群众。
总之,党员干部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需要从思想认识、能力建设、作风养成和制度保障四个方面入手,不断深化对群众路线的理解,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效能,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推动党和政府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