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专利权入账价值的说法

专利权入账价值是指在财务会计处理中,将专利权作为企业资产的一部分,按照其公允价值或者成本价值计入资产负债表的过程。
专利权入账价值是一个重要的财务会计概念,它涉及到企业如何对其持有的专利权进行价值评估和账务处理。以下是关于专利权入账价值的一些详细说明:
1. 专利权的性质:
专利权是一种无形的资产,它赋予专利权人一定期限内的独占权,以防止他人未经许可使用、制造、销售或进口其发明。这种独占权对于企业来说,可以带来经济利益,因此,专利权被视为企业的资产。
2. 入账价值的确定:
专利权的入账价值可以是其公允价值或者成本价值。公允价值是指市场参与者之间进行交易时能够达成的不带任何压力的价格。成本价值则是指企业为获取该专利权所支付的成本。
公允价值:在市场活跃、交易频繁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市场比较法来确定专利权的公允价值。
成本价值:在市场不活跃或无法直接确定公允价值时,可以采用成本法,即按照企业为获取专利权所支付的成本来确定其入账价值。
3. 账务处理:
当企业获取专利权时,应当按照确定的入账价值进行账务处理。具体操作如下:
将专利权作为一项无形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予以列示。
在贷方记录无形资产账户,表示企业获取了专利权。
在借方记录相应的成本账户,如研发费用、购买费用等,表示企业为获取专利权所支付的成本。
4. 后续计量:
专利权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其价值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因此,企业需要定期对专利权进行减值测试,以确定其是否发生了减值。如果发生减值,企业应当计提减值损失,并相应调整专利权的账面价值。
5. 会计政策的选择:
企业在确定专利权入账价值时,可能会面临不同的会计政策选择。例如,在成本法和公允价值法之间进行选择。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和行业惯例,选择最合适的会计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