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都是固定日期吗

不是,24节气并非都是固定日期。
24节气是中国传统农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一年分为24个不同的时间段,每个时间段都有其特定的气候特征和农事活动。虽然24节气在农历中被视为固定的,但实际上,它们的日期并不是完全固定的。
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来确定的,而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是由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迹来决定的。由于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形的,而不是完美的圆形,地球在公转过程中与太阳的距离会有所变化,这导致了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此外,地球自转轴的倾斜角度和地球公转轨道的进动也会影响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
因此,24节气的日期每年都会有所变动,大约每五年会相差一天。具体来说,每个节气的日期大致如下:
春分:每年大约在3月20日或21日。
清明:每年大约在4月4日或5日。
谷雨:每年大约在4月19日或20日。
立夏:每年大约在5月5日或6日。
小满:每年大约在5月20日或21日。
芒种:每年大约在6月5日或6日。
夏至:每年大约在6月21日或22日。
小暑:每年大约在7月6日或7日。
大暑:每年大约在7月22日或23日。
立秋:每年大约在8月7日或8日。
处暑:每年大约在8月23日或24日。
白露:每年大约在9月7日或8日。
秋分:每年大约在9月22日或23日。
寒露:每年大约在10月8日或9日。
霜降:每年大约在10月23日或24日。
立冬:每年大约在11月7日或8日。
小雪:每年大约在11月22日或23日。
大雪:每年大约在12月7日或8日。
冬至:每年大约在12月21日或22日。
小寒:每年大约在1月5日或6日。
大寒:每年大约在1月20日或21日。
由于这些变动,24节气的日期可能会在农历的同一月份内变化,但不会跨越到下一个月。这种变化使得24节气既具有实用性,又具有文化意义,因为它们能够准确地反映季节变化,指导农业生产和社会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