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能主义心理学和构造主义心理学

27眼淚旳錯覺时间:2024-07-05

机能主义心理学和构造主义心理学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出现的两大心理学流派,它们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成果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机能主义心理学和构造主义心理学作为心理学发展历程中的重要流派,在心理学理论和实践研究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构造主义心理学由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及其学生铁钦纳创立,主要研究意识经验,即心理经验的构成元素及结合的方式与规律。构造主义强调心理学是一门纯科学,其基本任务是理解正常人的一般心理规律,但不重视心理学的应用。构造主义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实验内省法,通过内省法研究意识经验的内容或构造,找出意识的组成部分及它们如何结合成各种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

与之相对,机能主义心理学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等人创立,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有效用的心理过程。机能主义认为意识是连续不断流动的,是与环境持续相互作用的心理活动的内容。机能主义的研究任务不是发现构成意识的元素,而是描述意识的进程与状况,描述意识对社会适应的功能。机能主义的研究方法包括数学统计、调查问卷、概率统计、相关、回归等。

在研究对象上,构造主义关注心理经验的构成元素,而机能主义关注心理过程的实际作用。在研究方法上,构造主义主要采用实验内省法,而机能主义则采用数学统计等方法。在研究成果上,构造主义对感觉心理学贡献最大,而机能主义对发展心理学作出了开创性的研究。

从哲学基础来看,构造主义以经验主义、联想主义和实证主义为基础,强调心理学的自然科学性质;而机能主义以实用主义和生物进化论为基础,强调心理学的应用价值和社会功能。

总的来说,机能主义心理学和构造主义心理学在心理学领域都具有重要地位。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心理现象进行了探讨,为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尽管这两个流派在研究方法和观点上存在差异,但它们共同推动了心理学的发展,为现代心理学奠定了基础。

注意:本站部分文字内容、图片由网友投稿,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63626085@qq.com

文章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