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什么时候开始普及使用的

纸的普及使用始于中国古代。
纸的普及使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成就,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大约公元105年左右。这一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使得纸张的制作工艺更加成熟和高效。在此之前,虽然也有纸张的制作,但成本高昂、产量有限,无法满足广泛的需求。
蔡伦的造纸术主要是通过以下几方面改进的:
1. 使用更为丰富的原料:蔡伦扩大了造纸原料的范围,不仅使用树皮、麻头、破布、鱼网等,还尝试了竹子、稻草等,这些原料的广泛使用大大降低了造纸的成本。
2. 改进了造纸工艺:蔡伦发明了将打碎的原料浆液浇注到多层的布帘上,经过脱水、晾干等过程,最终形成纸张。这种方法使得纸张的质量更加均匀,且提高了生产效率。
3. 规范了尺寸和质地:蔡伦对纸张的尺寸和质地进行了规范,使得纸张更加适合书写和绘画。
随着造纸技术的普及和改进,纸张逐渐成为书写、绘画、印刷等文化活动的首选材料。在晋宋时期,纸的普及更是对诗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口唱的歌转变为纸上的文字,诗歌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巨变,开创了文人诗的新时代。随后,纸张的制作技术不断进步,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