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成立于何年

25夕顔茹羽时间:2024-07-05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成立于1983年。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位于中国重庆市东南部,地处武陵山腹地,是渝、湘、黔、鄂四省(市)边区结合部。秀山的历史悠久,其前身可追溯至清乾隆元年(1736年),当时由酉阳县东南境的石堤、宋农、晚森等土司据地置秀山县,县治设在今三合场乡。这一行政区划的设立,标志着秀山地区开始脱离土司制度,步入正式的行政管理体系。

秀山县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隶属关系的变更。民国初年,秀山县隶属川东道,后来在民国28年(1939年),国民政府曾提出以川、黔、湘、鄂四省边区48个县设置青江省,并以秀山县城为省会的方案,但由于解放战争的爆发,这一计划未能实现。

秀山在1949年解放后,隶川东行署区涪陵专区,1950年划入新成立的酉阳专区。1952年,川东行署区与酉阳专区撤销,秀山县划归四川省涪陵专区。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秀山县正式撤县设自治县,建立了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这一举措标志着秀山地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正式确立。

自成立自治县以来,秀山县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发展。秀山县幅员面积2462平方公里,总人口67万,其中土家族和苗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52%以上。秀山不仅是重庆市东南门户,而且在历史上曾是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具有丰富的革命历史遗产。

秀山县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被誉为“武陵明珠”。县内拥有洪安边城、百年西街、凤凰山花灯民俗文化旅游区等国家4A级旅游景区,以及大溪国家湿地公园、川河盖休闲避暑胜地等风景名胜。秀山的花灯、民歌、苗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书法、楹联等文化艺术,都使得秀山成为了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秀山将继续发挥其区位优势,抓住发展机遇,围绕建设武陵山区经济强县和中心城市的目标,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注意:本站部分文字内容、图片由网友投稿,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63626085@qq.com

文章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