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头最久保存多少天

摄像头视频监控图像的最久保存时间为不少于90天。
在现代城市的安全监控系统中,视频监控设备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不仅关乎到监控效果,还涉及到数据保存的时间。根据上海市地方标准《重点单位重要部位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第7部分: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定,轨道交通的视频监控图像保存时间应不少于90天。
这一规定旨在确保监控数据的完整性,以便在发生安全事件时,能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回溯和分析。以下是关于视频监控图像保存时间的一些关键点:
1. 保存期限要求:按照上海市的地方标准,视频监控图像的保存时间应不少于90天。这一期限是为了确保监控数据在事件发生后,有足够的时间供相关部门进行分析和处理。
2. 系统运行要求:视频监控系统应保持24小时开启状态,确保监控无间断。这意味着监控系统需要具备长时间稳定运行的能力。
3. 系统联动要求:视频监控系统应与入侵和紧急报警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等联动,实现客流异常监测预警等功能。这些联动的系统对于监控数据的保存同样重要。
4. 存储技术发展:随着存储技术的发展,硬盘等存储设备的容量和稳定性都有了显著提升。例如,西部数据的紫盘和希捷的SV35盘等,都是为常年不间断运行的数据存储系统设计的。这些硬盘具有连续工作时间、散热与功耗、启动电流、抗震性能和传输优化等优点。
5. 存储空间计算:视频监控存储空间的计算方法与前端摄像机、中端平台、视频传输带宽等密切相关。例如,130W的摄像头,码流为2MB/S。知道了码流、时间和通道数,即可通过公式计算所需硬盘容量。常见录像格式的码流大小包括QCIF、CIF、HalfD1、4CIF、FullD1、720P和1080P等。
6. 实际应用情况:在实际应用中,不同地区和单位可能会根据自身需求调整视频监控图像的保存时间。但根据上述规定,至少应保存90天。
总之,视频监控图像的最久保存时间为不少于90天,这一规定是为了确保监控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以应对可能的安全事件。同时,随着技术的发展,监控系统的稳定性和存储能力也在不断提升,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安全监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