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有哪些城市竞选首都

当年共有11个城市竞选首都。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首都的选择是国家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议题。1949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关于首都的选址问题被提上日程。当时,共有11个城市进入候选名单,它们分别是:
1. 北京:作为元明清三代的古都,北京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且地理位置优越,是北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2. 南京: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城市,南京曾是国民政府的首都,具有丰富的历史经验和现代化的城市设施。
3. 武汉:地处长江中游,是华中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战略位置重要。
4. 西安:古称长安,是十三朝古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且地处关中平原,有较好的防御条件。
5. 成都:四川盆地的重要城市,自古以来就是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6. 重庆:地处长江和嘉陵江的交汇处,战略位置重要,是抗日战争时期的陪都。
7. 上海:作为当时中国的经济中心,上海具有现代化的城市设施和国际化的背景。
8. 广州:华南地区的重要城市,历史上曾是南明政权的首都。
9. 天津:位于华北平原,是重要的海港城市,具有较好的经济发展潜力。
10. 杭州:浙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风景秀丽,有着“人间天堂”的美誉。
11. 开封:位于河南省,是北宋时期的古都,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在这11个城市中,北京、南京、武汉被认为是竞争最激烈的三个城市。最终,经过一系列的讨论和权衡,北京因其地理位置、历史地位、战略价值以及现代化程度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考量,被选为新中国的首都。这一决定对新中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