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的空弦音为什么是这样排列

吉他的空弦音之所以这样排列,是由于吉他设计遵循了12平均律的音乐理论,同时考虑了音色的和谐与演奏的便利性。
吉他的空弦音之所以按照E、A、D、G、B、E的顺序排列,首先是因为它遵循了音乐理论中的12平均律。12平均律是一种音律体系,将一个八度(一个八度包含两个完整的八音阶)分成12个相等的部分,每个部分的频率是前一个部分的2^(1/12)倍。这种音律体系使得音阶之间的音高关系更加均匀,便于音乐创作和演奏。
在吉他上,从第6根弦(最粗的弦)到第1根弦(最细的弦),空弦音的排列正是按照12平均律的顺序。第6根弦的空弦音是E,它是吉他上最低的空弦音,频率最低。随着弦数的减少,弦的粗细增加,空弦音的频率也依次增加。因此,第5根弦的空弦音是B,第4根是G,第3根是D,第2根是A,最后第1根弦的空弦音再次回到E,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八度。
这种排列不仅遵循了12平均律,还有以下原因:
1. 音色的和谐:吉他弦的粗细和长度不同,产生的音色也有所区别。按照这样的顺序排列空弦音,可以在吉他上产生丰富的音色变化,使得演奏者的音乐表现力更加丰富。
2. 演奏的便利性:吉他的空弦音排列使得演奏者在演奏时能够更容易地找到和记忆音高。例如,在演奏某些和弦时,可以方便地使用空弦音来构建和声。
3. 调音的便捷:吉他空弦音的排列使得调音变得更为简单。使用电子调音器,演奏者可以快速且准确地调整琴弦的音高。
总之,吉他的空弦音之所以按照E、A、D、G、B、E的顺序排列,是音乐理论、音色和谐以及演奏便利性的综合体现。这种设计使得吉他成为一种既便于演奏又具有丰富音乐表现力的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