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氧有机物在水中如何降解

26姐等你来征服时间:2024-07-05

需氧有机物在水中通过微生物的生物降解作用,在合适的条件下分解成无害或低害物质。

需氧有机物在水中的降解过程主要依赖于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具体过程如下:

1. 溶解与吸附:需氧有机物首先溶解于水中,或者被水中的悬浮颗粒物吸附。

2. 微生物作用:水体中的好氧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等)利用这些有机物作为碳源和能源,通过酶促反应将其分解。

3. 分解阶段:

水解阶段:微生物分泌的酶将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有机物,如单糖、氨基酸等。

发酵阶段:简单的有机物进一步被微生物发酵,产生二氧化碳、水和其他中间代谢产物。

氧化阶段:最终,这些中间产物被进一步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这一过程需要氧气的参与,因此称为需氧降解。

4. 最终产物:经过上述过程,需氧有机物最终被分解成水(H2O)、二氧化碳(CO2)和硝酸盐、硫酸盐等无机盐类,这些产物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5. 影响因素:

温度: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受温度影响,一般最适宜的温度范围在20-40℃。

pH值:不同的微生物对pH值的适应性不同,通常中性或微碱性的环境更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和活性。

溶解氧:水中的溶解氧是微生物降解有机物的必需条件,溶解氧不足会导致降解速率降低。

营养物质:除了碳源和能源,微生物还需要氮、磷等营养物质。

通过这些过程,水体中的需氧有机物得以降解,从而净化水质。

注意:本站部分文字内容、图片由网友投稿,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63626085@qq.com

文章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