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持久战中国抗战主要经历的阶段

中国抗日战争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全面抗战爆发前、全面抗战初期、相持阶段和战略反攻阶段。
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历时八年,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全面抗战爆发前(1931-1937年)。这一阶段,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了长达14年的侵略和压迫,中国人民在局部抗战中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和东北军奋起抵抗,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然而,由于国民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导致日本侵略者迅速占领了中国东北三省。
第二阶段:全面抗战初期(1937-1940年)。这一阶段,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国民政府正式宣布全面抗战。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等重大战役,中国军队英勇抵抗,但战局仍处于不利地位。1938年,武汉会战爆发,中国军队在武汉保卫战中取得重大胜利,但未能改变战局。
第三阶段:相持阶段(1941-1945年)。这一阶段,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日本侵略者在占领区加紧对中国人民的压迫和剥削,中国抗日根据地逐步扩大。1942年,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了“整风运动”,加强了党的建设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1943年,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
第四阶段:战略反攻阶段(1945年)。这一阶段,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取得了决定性胜利。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总之,中国抗日战争经历了四个阶段,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一历史事件,不仅展示了中国人民的英勇顽强和坚定信念,也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战争的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