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业超低排放要求

钢铁行业超低排放要求是指对钢铁生产过程中的所有环节,包括原料场、烧结、球团、炼焦、炼铁、炼钢、轧钢、自备电厂等,以及大宗物料产品运输,实施升级改造,以达到大气污染物排放的严格限制。
钢铁行业超低排放要求是国家为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推动钢铁行业绿色低碳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严格的环境保护标准。这些要求旨在减少钢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排放,特别是大气污染物,以实现钢铁行业的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具体来说,钢铁行业超低排放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有组织排放控制指标:对烧结机机头、球团焙烧烟气、炼焦、炼铁、炼钢、轧钢等主要污染源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进行严格限制。例如,烧结机机头、球团焙烧烟气的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小时均值分别不高于10、35、50毫克/立方米;其他主要污染源的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小时均值原则上分别不高于10、50、200毫克/立方米。
2. 无组织排放控制措施:全面加强物料储存、输送及生产工艺过程中的无组织排放控制。采取密闭、封闭等有效措施,提高废气收集率,防止产尘点及车间有可见烟粉尘外逸。
3. 大宗物料清洁运输:要求进出企业物料和产品采用清洁方式运输的比例不低于80%。对达不到这一要求的企业,汽车运输部分全部采用封闭式运输。
4. 技术改造和设备升级: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污染物处理技术和设备,如烟气脱硫、脱硝、除尘等,以降低排放浓度。
5. 政策支持和激励:对达到超低排放条件的钢铁企业,给予税收优惠、补贴资金等政策支持,以鼓励企业进行环保改造。
6. 监管与评估: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对企业的排放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确保超低排放要求的落实。
钢铁行业超低排放要求的实施,不仅有助于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促进钢铁行业的绿色发展,还能够推动钢铁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