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铁专卖制度是什么时候解体的

盐铁专卖制度在清朝末年解体。
盐铁专卖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经济政策,它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经过秦朝的统一和强化,到西汉时期达到了顶峰。这一制度由国家垄断盐和铁的生产、销售,以控制这些重要物资的市场价格和流通,从而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在清朝末年,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特别是鸦片战争后,清朝国力衰落,财政困难,盐铁专卖制度开始受到冲击。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间对盐铁专卖制度的抵触情绪日益增强。1898年,戊戌变法期间,清政府试图改革盐铁专卖制度,但由于种种原因,改革并未成功。
1904年,清政府颁布《矿务章程》,允许民间开采矿产,这标志着盐铁专卖制度的松动。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灭亡,民国政府成立后,盐铁专卖制度逐渐被废除。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虽然一度恢复了部分专卖制度,但已无法恢复到清朝末年的规模和影响力。因此,可以说盐铁专卖制度在清朝末年实质上已经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