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南水北调中线什么时候开始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于2003年12月31日开始建设。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的水利工程之一,旨在解决我国北方地区尤其是华北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该工程于2003年12月31日正式开工建设,标志着我国水资源调配工程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中线工程的主要水源为长江支流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输水总干渠的首闸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境内的陶岔渠。该工程沿途经过伏牛山和太行山山前平原,京广铁路西侧,跨越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最终抵达北京和天津。中线调水工程总干渠长1432公里。
中线工程的主要工程包括水源区工程、输水工程等。水源区工程包括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丹江口水利枢纽续建工程、汉江中下游补偿工程等;输水工程包括总干渠、穿黄工程等。
中线工程具有诸多优点。首先,水质好,覆盖面大;其次,地势南高北低,可以自流引水,运转费用可以大大节约。然而,该工程也存在一些缺点,如环境影响、成本高等。在建设过程中,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需要淹没部分农田和村庄,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于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工程建成后,将有效解决沿线100多个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兼顾农业及其它用水,对提高我国水资源利用效率、保障国家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经过多年的建设,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于2014年12月12日正式通水。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标志着中线工程全面进入运行阶段,为我国水资源调配和北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