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素就是糖精钠吗?

甜蜜素和糖精钠不是同一种物质,它们虽然都是人工合成的甜味剂,但化学结构和性质有所不同。
甜蜜素(Sodium cyclamate),化学名为环己基氨基磺酸钠,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具有甜度是蔗糖的30至40倍。它在1950年代开始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中,特别是在软饮料、糖果和口香糖等食品中。然而,关于甜蜜素的安全性一直存在争议。1966年的研究发现,在肠菌作用下,甜蜜素可能分解产生慢性毒性的环己胺。1969年,美国国家科学院研究委员会收到甜蜜素和糖精混合物可致膀胱癌的动物实验证据后,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发布了全面禁用令。随后,英国、日本和加拿大等国也禁用了甜蜜素。
糖精钠(Saccharin sodium),化学名为1,2-苯并异噻唑-3(2H)-酮1,1-二氧化物钠盐二水合物,也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甜味剂,甜度约为蔗糖的300倍。糖精钠最初是从煤焦油中提炼出来,因其成本较低、甜度高而广泛使用。但与甜蜜素类似,糖精钠也存在一定的争议。1969年,美国国家科学院研究委员会发现糖精钠和甜蜜素混合物可致膀胱癌,美国FDA随后发布全面禁用令。尽管如此,糖精钠在许多国家仍然被允许使用,但对其使用量和使用范围进行了严格限制。
尽管甜蜜素和糖精钠都是人工合成的甜味剂,但它们的化学结构和性质有所不同。甜蜜素是一种环己烷氨基磺酸盐,而糖精钠是一种苯并异噻唑酮。此外,两者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也有所不同。甜蜜素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较为广泛,而糖精钠则主要用于低热量或无糖食品。
在我国,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对甜蜜素设定了每日允许摄入量为11mg/kg/day。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2760-2014)对食品加工中甜蜜素的用量也进行了严格限制。然而,由于甜蜜素和糖精钠在安全性方面的争议,我国对这两种甜味剂的使用仍需谨慎。
总之,甜蜜素和糖精钠不是同一种物质,它们在化学结构、性质和应用方面都存在差异。在关注食品安全的同时,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应关注食品标签,了解其中所含的甜味剂种类和用量,以确保自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