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基坑的支撑方法

浅基坑的支撑方法主要包括斜柱支撑、锚拉支护、型钢桩横挡板支撑、临时挡土墙、挡土灌注桩支护以及叠袋式挡墙支护等。
浅基坑的支撑方法在工程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相对简单,开挖深度不超过5米(含5米)或地下室三层以内(含三层)的情况下。以下是对几种常用浅基坑支撑方法的详细介绍:
1. 斜柱支撑:该方法适用于开挖较大、深度较浅的基坑或使用机械挖土时。具体操作是将水平挡土板钉在柱桩内侧,用斜撑支顶外侧,底端支在木桩上,并在挡土板内侧回填土,以达到稳定土体的目的。
2. 锚拉支护:适用于开挖较大、深度较浅的基坑或不便设置横撑的情况。此方法通过将水平挡土板支设在柱桩内侧,柱桩一端打入土中,另一端通过拉杆与锚桩拉紧,在挡土板内侧回填土,从而增强土体的稳定性。
3. 型钢桩横挡板:适用于地下水位较低、深度较浅的一般粘性或砂土层。操作方法是沿挡土位置预先打入钢桩,挖方的同时将挡土板塞进钢桩之间,打上楔子,使横板与土体紧密接触,从而起到支撑作用。
4. 临时挡土墙:适用于开挖宽度大的基坑,当部分地段下部放坡不够时使用。沿坡脚用砖、石叠砌或采用袋装碎石堆砌成重力式挡墙,表面进行抹砂浆,以增强挡土效果。
5. 挡土灌注桩支护:适用于开挖较大、较浅(小于5米)的基坑,邻近有建筑物,不允许背面地基有下沉、位移时采用。该方法通过在基坑周围打入灌注桩,形成一道坚固的挡土墙。
6. 叠袋式挡墙支护:适用于一般黏性土、面积大、开挖深度在5米以内的浅基坑。该方法通过在基坑周围堆砌袋装土袋,形成一道挡土墙,起到支撑作用。
在实施浅基坑支撑时,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遵循先深后浅或同时进行的施工程序,挖土应自上而下水平分段分层进行,边挖边检查坑底宽度及坡度,及时调整。
为避免破坏基底土,应在基底标高以上预留一层土由人工进行挖掘修整。
地下水位以下挖土时,应在基坑四周挖好临时排水沟和集水井,或采用井点降水,将水位降低至坑底以下500mm。
基坑开挖时,应对平面控制桩、水准点、基坑平面位置、水平标高、边坡坡度等经常复测检查。开挖结束后进行验槽工作并记录存档。
总之,合理选择和实施浅基坑支撑方法对于保证基坑工程的安全、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