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归典礼是什么意思

于归典礼是指古代中国婚礼中的一种仪式,特指新妇正式归宁到夫家的仪式。
“于归典礼”这一词汇来源于中国古代的婚礼习俗,它是中国古代婚姻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婚礼仪式复杂多样,其中“于归典礼”是对新妇正式从娘家嫁到夫家这一环节的称谓。
在中国古代,婚姻被视为人生四大喜事之一,婚礼也因此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仪式感。于归典礼通常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 纳采:男方家向女方家求婚,送彩礼,这是婚礼的第一步,也是正式开始的过程。
2. 问名:男方家询问女方的名字和生辰八字,以便进行占卜。
3. 纳吉:男方将女方的名字和八字告知祖先,请求祖先的祝福。
4. 纳征:男方正式向女方家送彩礼,彩礼的多少和种类根据双方家庭的约定而定。
5. 请期:男方家选定吉日,通知女方家。
6. 亲迎:新郎亲自到女方家迎娶新娘,这是婚礼的高潮部分。
7. 于归典礼:新妇正式从娘家出发,前往夫家。这一环节被称为“于归典礼”。
在“于归典礼”这一天,新娘通常会身着盛装,由兄长或亲信陪同,乘坐花轿前往夫家。到达夫家后,新娘会被引导进入洞房,与等候在那里的新郎进行拜堂仪式。拜堂仪式包括拜天地、拜父母、夫妻对拜等环节,象征着夫妻双方正式成为一体。
于归典礼不仅是对新婚夫妇的祝福,也是对婚姻家庭伦理的强调。在古代,婚姻被视为家庭和社会稳定的基础,因此婚礼仪式充满了庄重和神圣的色彩。
随着时代的发展,于归典礼的某些仪式和习俗已经逐渐简化或消失,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婚礼依然被视为人生大事,于归典礼这一环节虽然不再是必需,但其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仍然被人们所珍视。在现代婚礼中,人们可能会保留一些传统元素,如穿着传统的服饰、举行拜堂仪式等,以表达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