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凭证的更改有什么规定和要求

原始凭证的更改需遵循严格的规范和要求,包括但不限于更改的必要性、审批流程、更改方式以及记录保留等方面。
原始凭证是会计记录的基础,其准确性和完整性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至关重要。对于原始凭证的更改,我国《会计法》及相关会计准则规定了以下具体要求和规定:
1. 必要性审查:任何对原始凭证的更改都必须有充分的理由和依据,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查。如果更改是必要的,例如发现填写错误或者遗漏,则可以进行更改。
2. 审批流程:对于原始凭证的更改,必须经过适当的审批流程。这通常涉及填制凭证的经办人、审核人以及财务主管的签字确认。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还需要更高层级的审批。
3. 更改方式:更改原始凭证时,应采用划线更正法、红字冲销法或补充登记法等规范的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划线更正法:在错误的文字或数字上划一条线,然后在上方填写正确的数字或文字,并由经办人和审核人签名。
红字冲销法:在错误的凭证上用红字冲销,然后在旁边填写正确的凭证信息。
补充登记法:对于遗漏的项目,应在原始凭证的背面或附页上补充记录。
4. 记录保留:更改后的原始凭证应当与未更改的凭证一同保存,并确保所有更改都有清晰的记录,包括更改的原因、时间、人员等。这些记录应与原始凭证一起归档,以便日后查证。
5. 法律后果:如果未经批准擅自更改原始凭证,或者更改后的凭证与实际情况不符,可能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税务申报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可能面临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