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申请工伤的情形

工会申请工伤的情形主要包括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
工伤是指职工在工作过程中,因工作原因遭受的伤害或者患病。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职工在以下情形下可以向工会申请工伤认定:
1. 工作时间内的工伤:
职工在正常工作时间、加班时间或者依法参加的社会活动期间,因工作原因受到的伤害。
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2. 工作场所内的工伤:
职工在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的伤害。
职工在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患职业病的。
3. 工作时间外的工伤:
职工在履行工作职责过程中,因工作原因受到的伤害,无论是否在工作时间内。
职工在执行紧急任务,或者在紧急情况下,为了使单位、公共利益或者本人、他人的人身安全受到伤害的。
4. 特定情形下的工伤:
职工因公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职工在履行工作职责,因工作原因受到的伤害,即使是在工作时间之外。
工会作为职工利益的代表,在职工申请工伤认定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职工在发生工伤后,可以按照以下步骤申请工伤认定:
1. 报告事故:职工发生工伤后,应立即向所在单位报告。
2. 申请认定:职工或其近亲属、用人单位可以在事故发生后1年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3. 提交材料:申请人需要提交工伤认定申请表、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等材料。
4. 工伤认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和单位。
5. 劳动能力鉴定:经认定为工伤的,职工还可以申请劳动能力鉴定。
工会在此过程中可以提供以下帮助:
提供工伤认定申请的相关信息和指导。
协助职工收集、整理工伤认定所需的证据材料。
在工伤认定过程中,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协助职工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和工伤保险待遇。
总之,工会申请工伤的情形涵盖了职工在工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伤害和职业病,通过工会的作用,可以确保职工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