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公证怎么办理

办理存款公证,即对个人存款的婚前财产进行公证,通常需要遵循以下步骤:
1. 准备材料:首先,申请人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申请人及配偶的身份证明,如身份证、户口簿等。
已婚夫妻办理财产公证需要带上结婚证。
与约定内容有关的财产所有权证明,如房产证、未拿到产权证的带购房合同和付款发票等。
存款证明,如银行存单、存款明细等。
2. 填写公证申请表:申请人需亲自到公证处填写《公证申请表》,并按照公证处的要求提供上述材料。
3. 公证申请和审查:公证员会对申请表和提供的材料进行审查,确保所有信息真实、准确、完整。
4. 缴纳公证费:在材料审查无误后,申请人需要缴纳相应的公证费用。公证费用的具体数额由各地公证处根据当地规定和实际情况确定。
5. 公证员谈话:公证员会与申请人进行谈话,了解申请人的真实意愿,并告知申请人公证的法律意义和风险。
6. 制作公证书:在确认所有程序无误后,公证员会制作公证文书。存款公证的公证书将载明存款的时间、金额、性质等信息。
7. 领取公证书:公证制作完成后,申请人可领取公证书。公证书是证明存款属于婚前个人财产的法律文件。
对于已故存款人的小额存款提取,根据2024年6月1日起施行的《关于优化已故存款人小额存款提取有关要求的通知》,继承人或受遗赠人提取已故存款人1万元以内存款时,无需办理公证。但超过1万元至5万元的存款提取,仍需按照继承程序办理,可能需要公证。具体操作如下:
1. 继承权公证:继承人需要到公证处办理继承权公证,提交相关继承材料,如死亡证明、亲属关系证明等。
2. 银行办理:取得公证后的继承人或受遗赠人需携带公证书和继承人的身份证件到银行办理提取手续。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办理流程和要求可能会因地区和银行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建议在办理前咨询当地公证处或银行的具体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