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衣甘蓝的生物学特性

羽衣甘蓝是一种二年生观叶草本花卉,具有丰富的叶色和多样的叶片形态,适应性强。
羽衣甘蓝(学名:Brassica oleracea var. acephala DC.)属于十字花科芸苔属植物,是一种二年生观叶草本花卉。它的基生叶片紧密互生,呈莲座状排列,叶片形态多样,包括光叶、皱叶、裂叶和波浪叶等。叶脉和叶柄通常呈浅紫色,而内部叶片的颜色极为丰富,包括黄、白、粉红、红、玫瑰红、紫红、青灰和杂色等。
羽衣甘蓝的株高一般在20-40厘米之间,其总状花序上开出浅黄色的花朵。果实为角果,种子成熟时为黑褐色扁球形。这种植物原产于中国大城市公园,喜冷凉气候,适宜的生长发育温度为20-25摄氏度。羽衣甘蓝极耐寒,能忍受多次短暂的霜冻而不枯萎,同时也能承受35摄氏度以上的高温。转色需要15摄氏度左右的低温刺激,且喜充足阳光,对土壤的适应性很强。
在生物学特性上,羽衣甘蓝的根系较浅,主要分布在土壤表层50-60厘米内,吸肥能力强,但抗旱能力较弱。其叶片形态美观多变,心叶色彩绚丽如花,整株酷似一朵盛开的牡丹花,因此人们形象地称之为“叶牡丹”。羽衣甘蓝在百花凋零的冬季和早春,是布置露地花坛、花台及盆栽陈设美化时不可多得的优秀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