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磁化的物体都是软磁体吗

不一定,被磁化的物体不一定都是软磁体。
在物理学中,磁化是指在外部磁场的作用下,物体内部的磁矩(即微观磁体的磁偶极矩)重新排列,从而使得物体整体表现出磁性。根据磁化后磁性的持久性,物体可以分为软磁体和硬磁体。
软磁体是指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的材料,也就是说,当外部磁场去除后,软磁体的磁性很快就会减弱甚至完全消失。这类材料通常用于电机、变压器、磁芯等电气设备中,因为它们能够快速响应外部磁场的变化。常见的软磁体包括铁氧体、硅钢等。
而硬磁体则是指磁化后磁性不易消失的材料。硬磁体即使在外部磁场去除后,也能保持较强的磁性,因此常用于制造永久磁铁。硬磁体的例子包括碳钢、钕铁硼等。
被磁化的物体是否是软磁体,取决于其本身的性质。有些物体在外部磁场的作用下可以被磁化,但它们可能是硬磁体。例如,某些类型的钢在外部磁场去除后仍然保持磁性,因此它们是硬磁体。而另一些材料,如某些铁氧体,在外部磁场去除后磁性会迅速消失,所以它们是软磁体。
总结来说,被磁化的物体并不一定都是软磁体。物体的磁化性质取决于其材料特性和磁化过程,而不是仅仅因为它们被磁化了就一定是软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