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的基本原则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的基本原则包括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在这一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 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管农村工作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保证。这意味着在乡村振兴的全过程中,要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农村工作的各个方面,确保农村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
2.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农业农村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必须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作为战略基点。这意味着在资源配置、政策制定、工作部署等方面,都要优先考虑农业农村,保障农业农村的稳定发展。
3.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乡村振兴的核心目标。因此,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要尊重农民意愿,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4. 坚持乡村全面振兴:乡村振兴不仅仅是经济发展,还要涵盖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个方面。因此,要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全面提升乡村的治理能力、文化软实力、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水平。
5. 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城乡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实现城乡共同繁荣。
6.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要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包括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绿色发展、促进生态补偿等方面。
7. 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农村发展水平不一。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要充分考虑各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地推进乡村振兴。
总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的基本原则,旨在确保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