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公示制度包括哪些

2961、書生时间:2024-07-05

食品安全公示制度包括食品安全信息公布、信息公示、食品安全信息公示牌等内容。

食品安全公示制度是为了保障消费者和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规范食品安全信息公布行为而设立的一系列制度。以下是食品安全公示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

1. 食品安全信息公布:根据《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食品安全信息公布应当准确、及时、客观。这些信息包括县级以上食品安全综合协调部门、监管部门及其他政府相关部门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获知的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消费以及进出口等环节的有关信息。

2. 信息公示:食品安全信息公示制度要求县级以上卫生行政、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管以及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应当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公布制度,通过政府网站、政府公报、新闻发布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向社会公布食品安全信息。同时,各地应当逐步建立统一的食品安全信息公布平台,实现信息共享。

3. 食品安全信息公示牌:食品安全信息公示牌是食品安全信息公示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等资质证明。

食品安全各项制度,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食品采购制度、食品加工操作规程等。

食品安全管理员信息,包括姓名、职责、联系方式等。

从业人员健康合格证明,如健康体检证明、食品安全培训证明等。

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记录和评价。

4. 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信息公示:针对农村集体聚餐,如绵竹市实施的农村游厨食品安全信息公示制度,要求各镇政府(街道办)依法对游厨进行登记,发放食品摊贩登记卡,并将符合规定要求的游厨名单在辖区内予以公布。此举旨在更好地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避免选择到无健康证或未经登记的黑游厨,同时也能倒逼从业者主动进行登记,及时进行体检,落实好食品安全和疫情防控主体责任。

5. 食品安全红黑榜公示:一些地方如华亭市实施了食品安全红黑榜公示制度,对经营单位的食品安全情况进行等级评定,并将符合标准和存在问题的单位分别列入红榜和黑榜,以示鼓励和警示。

6. 食品安全日常监管制度:包括对肉食品、食品生产加工、流通、餐饮服务等环节的日常监管,要求相关单位和个人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制度,包括购销、加工台账,执法责任制等。

总之,食品安全公示制度旨在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让公众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食品安全信息,从而提高食品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

注意:本站部分文字内容、图片由网友投稿,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63626085@qq.com

文章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