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三类低保标准多少钱

甘肃省农村低保一类、二类、三类标准分别为每人每年1200元、2400元、3600元。
甘肃省的农村低保标准是根据国家和省上有关政策规定制定的,旨在保障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根据最新的政策,甘肃省农村低保分为三类,具体标准如下:
1. 一类低保标准:每人每年1200元。这一类低保对象通常是指家庭成员收入低于当地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家庭财产状况符合规定的农村居民。
2. 二类低保标准:每人每年2400元。这一类低保对象是指家庭成员收入低于当地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但家庭财产状况略高于规定标准的农村居民。
3. 三类低保标准:每人每年3600元。这一类低保对象是指家庭成员收入低于当地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家庭财产状况较高但仍需要救助的农村居民。
此外,甘肃省城乡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分为基本生活标准和照料护理标准。2019年全省城乡特困供养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按照不低于城乡低保标准的1.3倍确定,即城市和农村特困供养基本生活标准分别不低于年人均8174元、5226元。照料护理标准按照其具备生活自理能力、部分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三种情形,分为三档分别不低于每人每年1200元、2400元、3600元进行补助。
需要注意的是,农村居民家庭收入是指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按照国家有关农民人均纯收入统计办法核定的上年度收入的总和。包括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救灾款、优待抚恤金、奖励资金、医疗救助资金、政府补贴农村合作医疗参合费用、义务教育阶段各类补贴和农村养老保险金等不计入家庭收入。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价水平的上涨,甘肃省的最低工资标准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2023年11月1日起,全省范围内的最低工资分为四类地区,分别为:一类地区2020元/月,二类地区1960元/月,三类地区1910元/月,四类地区1850元/月。这一调整有助于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从而更好地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
总之,甘肃省农村低保三类标准分别为每人每年1200元、2400元、3600元,旨在保障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同时,政府还通过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等措施,进一步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