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区别实践的几个特性呢

通过比较、分析和理解,可以区分实践的几个特性。
1. 客观实在性:实践具有客观实在性,它是指实践活动是在现实世界中进行的,与主体的主观意志不同,实践的结果和过程都是可以通过感官或科学仪器进行验证的。
2. 主观能动性:尽管实践具有客观性,但实践主体(人)在实践活动中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根据自身的需求和目的,主动地选择、设计和实施实践活动。
3. 社会历史性:实践是社会实践,它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社会历史条件紧密相连。不同历史时期的实践具有不同的特点和规律。
4. 物质性:实践是物质活动,它涉及到物质对象和物质工具的使用,以及物质世界的改造。
5. 直接现实性:实践能够直接作用于现实世界,将主观意识转化为现实存在,这是实践区别于理论认识的重要特性。
6. 创造性:实践过程中,人们不断地创造新的工具、方法和技术,以及新的社会关系和生活方式。
为了区分这些特性,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观察实践过程:通过观察实践活动的具体过程,分析其是否符合客观规律。
分析实践主体:研究实践主体的行为和目的,以确定其主观能动性。
考察社会历史背景:了解实践发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判断其社会历史性。
评估物质条件:分析实践活动中所使用的物质工具和物质对象,确认其物质性。
体验实践结果:通过实践活动的结果来检验其直接现实性和创造性。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理解和区分实践的各个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