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恒久忍耐出自哪里

爱是恒久忍耐出自《圣经》新约的《哥林多前书》第十三章。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这段话出自《圣经》新约的《哥林多前书》第十三章,通常被称为“爱的颂歌”。
《哥林多前书》是保罗写给哥林多教会的书信之一,其中第十三章被誉为基督教爱情和婚姻的圣经经典之一。这段话强调了爱的本质和特质,认为爱是一种无私、包容、忍耐的情感,它超越了自我,不求回报,始终如一。
在这段话中,“爱是恒久忍耐”这一表述,突出了爱的持久性和容忍性。它意味着真正的爱能够忍受一切困难和挑战,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减弱。这种忍耐不仅体现在对待他人的态度上,也体现在对待自己的要求上,即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只喜欢真理。
《哥林多前书》第十三章的这段话,对于理解基督教的爱的观念具有重要意义,也影响了无数人的生活哲学和道德观念。在基督教文化中,这段话被视为对爱的完美描述,被广泛引用和传颂。